義烏“8·2”疫情的突然暴發,打破了盛夏的寧靜。8月5日,市軌道交通集團積極響應,充分發動每一名干部職工,迅速召集167名志愿者,火速奔赴義烏抗疫一線,用實際行動彰顯“硬核”軌道交通力量。
時刻待命的抗疫戰士
8月5日,在得知轉運任務時,運營公司綜合管理部黃豐祿第一時間響應抗疫號召?!白屛胰グ?,我是有經驗,我更應該去!”這個年輕的小伙子主動站在了疫情防控攻堅戰的第一線。
義烏的轉運工作相較之前時間更長、任務更多。等待任務發布、核實轉運人員、到達任務終點……連續10天的時刻待命,都是對意志的磨練。
比起七八個小時的轉運路程,更艱難的是要在炎炎夏日身著防護服,長時間密閉使得黃豐祿出現了皮膚過敏反應,但他從未有過怨言?!笆姑诩?,到達目的地后的汗水和如釋重負,讓我能清晰的感覺到我為家鄉出了一份力,很有成就感?!秉S豐祿說。
8月13日0點剛整理完表格,凌晨3點接到緊急任務,黃豐祿又踏上了轉運之旅。這樣的工作基本每兩天一循環。轉運之余,黃豐祿也是每天轉運情況的統計者,負責集團公司167位轉運人員的身體狀況、出車次數、排班明細及所需物資的收集申報,40多份的表單保障著所有轉運人員的合理安排運轉。身處后方的人只能看到滿屏的疫情信息,而對于抗疫一線的轉運志愿者們而言,抗疫的責任落在了每一個人的肩上。同心戰疫,共克難關,愿疫情早日消散。
再次出征,他依舊勇往直前
志愿赴“疫”線,青年顯擔當。8月5日下午,運營公司客運部王星第一時間報名了轉運志愿者,前往義烏開展支援。二次出征,他依舊勇往直前。
轉運中心時刻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。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,堅持“全天候”隨時待命,“全時空”封閉統一,“全過程”及時報備,一晝夜不眠不休,這就是王星的轉運日常。
8月6日凌晨1時許,王星接到了轉運39名密接者的任務。從確定人員名單、引導人員上車、隨車護送并做好安置,確保每個環節都無誤后,王星登上了大巴,開啟了“與時間賽跑”的轉運工作。
8月9日下午2時許,王星再赴疫區,轉運20名密接者。經過長達5個小時的等待,所有人登上轉運的大巴車,待到目的地,天已破曉。一次寧波,一次臺州,全程四百多公里,王星一直在路上?!拔液軜s幸再次成為轉運隊伍的一員,再次和時間賽跑、與病毒較量。特殊時期,我必須貢獻力量,我們一定能贏?!?/p>